早期都是被動式PFC,相對效能比較弱一點。AFPC主要是作到縮短實 功與虛功的幅度,
普遍有APFC的都能在全負載時到0.95以上,剩下的0.05變成廢熱。
技術方面的火星文暫且不說,免得大家睡著。簡單來看,如果有 APFC的電源供應器,
比較能夠「有效地使用電力」,這也就是大家常說APFC可以省電的原因。
不過在台灣,APFC只能幫台電省電,我們還是要付一樣的費用,就像是打開水龍頭裝一盆水,水管破了一個洞,有APFC的破洞比較小一點,流掉的水還是要自己付錢;而沒有APFC的很浪費大家的資源,可能裝一盆水流掉半盆…。
那麼如何識別有沒有APFC呢?
第一,看外盒的特色描述;
第二,看輸入端「沒有」115V/230V的電壓切換開關;
第三,看規格寫PF值要大於0.9或0.95以上。
PFC(Power Factor Correction)功率因素校正簡單的來說就是使交流電電流輸入的時間與波型,,與直流電電壓波型
儘可能一致,讓功率因素趨近於1, 這樣除了能讓消耗(浪費)的電力較少,也可以避免浪費的電力干擾到其他電子設備
不過現在一般說
PFC是指被動式功率因素校正(Passive PFC)的簡稱
1.相對的APFC是主動式功率因素校正(Active PFC)
有APFC的Power優點在於不管是在哪個電壓之下運作,APFC都會啟動同時其功率因素校正值會比較高
2.而PFC功率因素校正值較低外,往往都在某個電壓之上才會啟動功能
在台灣由於電壓是110V,PFC是不會啟動的,只有APFC才會啟動
至於Power是否有APFC或是PFC要看Power包裝上的標示
同時有APFC的Power會比沒有PFC功能的Power價位會比較高
(form
http://animebase.ngct.net/v...&page=1)
所以APFC不會說因為台灣是110v 而在台灣沒效
(大陸市電是 220v,您可以查大陸網站對 APFC的討論,同樣是沒省到電...)
既然能
讓(AC轉DC時)消耗(浪費)的電力較少
應該是能省電
但由於設計上的差異
省下的電
被挪用到 "供給實現APFC電路用" 及 "避免電磁波的產生"
所以一來一往
反而沒有省到電
但可得到較好的電力環境
總歸一句
設計的好 能收支平衡又有好的電力環境
設計的不好反而多耗電 百分之幾
真的有沒有省$
還是要自己看電費驗證...
什麼是80 Plus?
80 Plus認證是由80Plus.org所提出的一個電源標準,規範電源產品必須在20%(ligrt)
、50%(typical)、100%(full)三種不同的負載之下轉換的效率都要超過80%,同時
True Power Factor必須大於0.9才能獲得(80 Plus)的認可。